2012年2月7日 星期二

步道日誌-草嶺古道101.2.5


 草嶺古道是早期先民由台北前往宜蘭開發行走的步道,也是淡蘭古道部分路段,我每年都會走訪,尤其秋季芒花盛開的季節,啞口附近的山坡,整片白茫茫的芒花,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亮,那景象讓人難以忘懷。 南港社區大學影像生態社學員8人(文彬與他的朋友、秀琴與她的同事及女兒、麗娟、素美以及我),相約於101.2.5走訪草嶺古道。一行人於AM 9:10在福隆火車站會合,購買嚮往已久的福隆便當後,分搭二部計程車前往土地公廟(往草嶺古道產業道路路口)會合後,9:50起程。
 約10:50抵達望遠坑溪親水公園,該公園原是水稻田,由於人口外流,務農人口減少,目前僅剩一戶農家仍保有水稻梯田。
11:50抵達跌死馬橋,據說早期橋面狹仔路滑,騎馬至此,常發生連人帶馬摔進溪裡而死,所以後人稱此橋為跌死馬橋。此處有高大雀榕遮陰,又有淙淙溪水流過,大夥決定在此享用美味福隆便當。飯後空檔時間,我與大家分享蕨類葉脈的拍攝方式,因葉脈也是蕨類辨識的方法之一。
 11:15行經路旁一片草原,四隻水牛正在享用青翠的素食午餐,這景緻已不多見,草嶺古道及其上方的桃源谷,仍保有此風貌,喜歡懷舊的人應把握機會,或許那一天它將從台灣消失,要看牛只能到牧場。
14:30抵達啞口,步上觀景台,往東眺望龜山島、大里海岸線以及魚民圍網捕魚,往西遠望層層山巒及核四電廠,還有牛隻在山頂的稜線上覓食;
14:50往山下移動,16:00抵達大里天公廟,此路段因植物相與南港較相近,且為了趕火車,減少拍照時間。整個行程約花了6小時,大概係正常行走的二倍時間。
16:37搭乘火車返北,在猴洞車站遇到前往平溪欣賞天燈的返家人潮,將整列火車車廂擠得滿滿的。 此時的草嶺古道,雖然芒花已凋謝,但九節木、風藤、紅果金粟蘭成熟的紅色果實點綴林間,蛇根草盛開的白花、長梗紫麻晶瑩剔透的果實,令人享受另一股潔白清純的氣息,沿途還有南港少見的蛇脈三叉蕨、大星蕨、海南實蕨,大夥而覺得不虛此行,期望還有下一次的桃源谷之行。 生存的目的,就是要奮鬥與享受,奮鬥讓你有成就感,而享受是一種心靈的感受,不一定是美食與豪宅,它可以是一花一草,也可以在林間聽潺潺水聲與蟲鳴鳥叫。

相關相片下載(謝三明)
相關相片下載(潘文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