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是低碳之旅,因此在行前簡訊中也建議大家搭程大眾交通工具212公車來前往集合地點『更寮古道親山步道122巷登山口』,122巷登山口是在舊莊街二段,而說到舊莊街這一條街,就不能不提一下他有趣的地方,那就是舊莊街他是臺北市惟一的一條不是路但是卻有分一段二段的街,特別把。
上午9:00在集合點集合完畢後,由這次活動承辦人南港社區大學影像生態社的文彬老師概述了今天的行程後就開始分組,由於人數超過原先預期的20人,也因此由三明老師和淑貞老師各帶一組學員上山,來進行今天的導覽解說。

沿途除了植物解說外,也參訪了更寮古道上的蘇家花園以及黃家古厝,在古厝旁淑貞老師要我們看廚房牆壁下方的儲水槽,這個儲水槽的上方是跨過廚房牆壁的,所以牆壁的兩邊都可以取水來使用,淑貞老師說這個設計除了是讓自己在屋外取水使用以外,同時也是方便往來古道上的先民可以取水止渴。
拜別了黃家古厝後,我們繼續往山上前進,在經過一連串的石階步道後,發現腳下已經是由碎石構成的步道了,而兩旁則是長滿了非洲鳳仙,淑貞老師說:『非洲鳳仙是早年由非洲東部引進作為園藝觀賞植物,許多風景區以及綠美化的工程都因為它的方便以及顏色多樣性而常被使用』,三明老師說:『非洲鳳仙它本身具有種子數量多、果實會裂開而將種子彈出等特性,使它在許多的郊山步道以及公園四周大量生長,同時也排擠了原生植物生長的空間』,也因此我們相約要在上來移除外來種植物,來為原生種植物爭取生長的空間。

13:30大夥兒在用完以當地食材為主的午膳後,攜帶了小鏟子續往山上去,我們除了要去觀看大坪段百合復育的成果外,同時我們也將幫大坪段步道中間的台灣百合小苗移往兩旁,避免遭山友踐踏而失去它寶貴生命,並且以實際的行動來呼應低碳步道生態旅遊的核心價值,讓參與的學員心中都能種下環境保育的小苗。14:20抵達望高寮,望著整片百合花苞,腦海裡已浮出盛開的景緻。而宜蘭亮盾椿、條紋褐蝗及一隻不知名的蛾,已早一步倘仰在百合的植株上,享受百合盛宴。
15:40我們開始下山返回椿萱農場,有隻赤尾鮐盤旋在農場的冇骨消上,譜出綠色的”8”字,也為本次的低碳旅遊譜出完美的ending,期待百合盛開時我們再相會。
後記:而在下山的途中,這一群熱愛自然生態的朋友們,仍然繼續他們的使命….拿著相機為生態作紀錄,所以原先預定5點到達出山口的時間,也只是讓大家參考參考了,當最後一人踏出步道口時…….已經是6點鐘了。(哈!!!那個人就是我啦。在這一天的行程中,我的身心靈和我的寶貝相機,可都是收穫滿滿的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